欢迎浏览3+证书高职高考信息网

广东省高职高考信息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高职高考常见问题

高职高考常见问题

广东高职高考优秀作文素材(一)

admin_hua2021-11-09 10:16:33高职高考常见问题1623来源:高职高考信息网
下面广州星华教育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广东高职高考优秀作文素材(一)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  下面广州星华教育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广东高职高考优秀作文素材(一)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高晓松的假球阴谋论,为啥那么火

  世界杯比赛如火如荼的时候,一段高晓松点评球赛的视频流出,在视频中,高晓松表示,很多场足球比赛都存在假球嫌疑,比赛的结果是被博彩公司操纵的。

  高晓松的假球言论,并不是本届世界杯的应景发言。这段流传了多年的视频,是2012年欧洲杯开幕之前,其个人脱口秀《晓说》的“赌球”主题节目,节目的名称是《欧洲杯硝烟再起 “阴谋论”说赌球黑幕》。在今天被重新传播,一方面有世界杯的因素,另一方面也说明阴谋论本身的市场之大,6年过去了,很多人还是把它奉为真相。

  其实对于博彩公司而言,根本没有通过操纵比赛结果获利的必要。博彩公司通常是靠对比赛结果的海量计算,来设定一个赔率,这个赔率足以保证不管哪边赢,它都能够从输家的下注中抽水,并且用输家的钱赔给赢家。

  不过,从高晓松假球论的再次流传来看,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这种盈利模式,甚至以为世界杯都会上演阴谋论。尤其是对那些参与了赌球的人来说,本届世界杯开赛至今,很多像德国这样的传统强队纷纷折戟,这导致那些押错了胜负的人,为了寻求一种合理化的解释,用博彩公司操控赌球的阴谋论来安慰自己,来证明自己对实力强弱的判断没错。

  当然很多不参与赌球的人,包括一些资深足球爱好者,也会相信并传播世界杯假球论,这说明它牵涉到传播层面的社会心理问题。所以,长盛不衰的阴谋论,例子不胜枚举。

  信息生产的角度讲,辟谣的信息,其实并不比谣言少,但依旧无法阻止阴谋论。这里面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因为立场原因,人们总是偏向于相信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,哪怕这不是真相,或者全部事实,但它满足了心理预期。这会导致反阴谋论的信息,被自动过滤。

  另一层因素是,当下的信息传播,大部分是在社交媒体完成,比如微信朋友圈。但事实上作为内容承载纽带的社交产品,本身是高度圈层化的。比如一个媒体人,它的微信好友可能大多部分都是媒体人,朋友圈所能刷到的,多是各类新闻资讯信息和评论;一个老年人,他的好友也可能是小区的同龄人,朋友圈的内容,多是养身保健信息。在这种大众偏好、价值观相近的圈层化环境里,阴谋论很容易一传十、十传百,养身鸡汤、谣言泛滥也是这个道理。

  这样的困境,被专业的学者描述为“信息茧房”,人们像蚕一样被困在茧里,只能接触到极为有限的信息。事实上,为了满足信息分发的效率,现在很多自媒体平台,采用机器算法进行兴趣匹配。潜在的后果是,人的视野越来越窄,因为平台总是推送你感兴趣的那部分信息给你。而一旦资讯不再流动,谣言和阴谋论就很难接触到辟谣的信息。

  所以,这能解释为什么过了6年,高晓松的世界杯假球论,还是拥有广阔的市场。并不是因为高晓松的号召力有多大,只是因为那些有理有据的科普信息,并没有抵达阴谋论的信奉者,被选择性地过滤在了信息茧房之外。

“熊孩子”出没与好妈妈的教养

  好妈妈不经意的善意与克制可能塑造着下一代的灵魂,而溺爱与放纵也在摧毁着下一代的身心。如果妈妈护短,“熊孩子”接收到的信息就可能是,我不需要遵守规则,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。而教育得法、得当就会引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,懂得不妨碍他人、尊重他人、遵守公共场所秩序,知道做了错事应当负责。

  最近两则有关教育的新闻形成了鲜明对比:一是“熊孩子”在电梯里小便,妈妈让小孩写了一份检查,发到业主群里给大伙道歉,并且每天由孩子父亲监督孩子打扫电梯一个月。一则是两个小孩抢玩具,一名妈妈加入战斗,连续掌掴对方小孩。

  教育“熊孩子”的妈妈获得了从业主群到网友的集体点赞,被称为“教科书式的教育”,另一位妈妈则不仅被警察“约谈”,还被一致批评“以大欺小,教出来的小孩也不怎么样。”

  人们对现实中“熊大人”教育孩子不当的愤慨,代表着我们在教养上的一种迷思:曾经的文明古国,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?对好妈妈教育方法的美誉代表着我们在道德水准提高上的一种期待:好的家庭教育能拉高社会文明程度。

  好奇心强、淘气顽皮、求知欲和探索欲强烈,对正值热切与世界联通的孩子来说,并不稀奇。但如果好奇没有规则、顽皮不守规矩、探索意味着破坏公共秩序,就是“熊孩子”了。每每孩子犯错,周围的目光都会聚焦于家长会怎么做。是替他辩解“孩子小,别跟他计较”,还是对孩子进行管束教育,严肃纠正其错误,是一道妈妈必答题,妈妈的智慧与教养影响着孩子成长成人的质量。

  梁晓声曾这样概括“文化”二字:植根于内心的修养,无需提醒的自觉,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,为别人着想的善良。现在这个标准被很多人用来解释教养。通俗地说,教养是教人如何做一个人,如何去尊重别人,如何遵守社会道德。

  家庭教育是教养的起点。在孩子正式步入社会之前,简单的是非对错、规矩原则、礼貌谈吐,大多是从家庭中观察和模仿而来。好妈妈要让孩子习得好教养,更多的要靠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——可以是在公众场合不大声说话、礼让老人先行,也可以是自觉捡起地上的垃圾、跟被打扰的人说一声“对不起”……

  黄昆岩教授在《谈教养》中开篇明义:教养没有清晰的轮廓与外貌。他引用一位19世纪英国诗人的诗,用“风”来比喻教养:你和我都没有见过风,但是当树叶在树上哆嗦的时候,风正和我们擦身而过。

  教养的“风”在我们生活的细节中,好妈妈不经意的善意与克制可能塑造着下一代的灵魂,而溺爱与放纵也在摧毁着下一代的身心。如果妈妈护短,“熊孩子”接收到的信息就可能是,我不需要理性、不需要考虑后果,也不需要遵守规则,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。而教育得法、得当就会引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,懂得不妨碍他人、尊重他人、遵守公共场所秩序,知道做了错事应当负责。

  毕淑敏说:“教养是细水长流的,具有某种坚定的流向和既定的轨道性。”教养是后天养成的品质,养成后深植于我们的骨髓。展现教养等于展现灵魂的模样,展示社会的文明水准。

  我相信,多一个有教养的好妈妈,就会少一个不懂规矩的“熊孩子”。

要让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人摊上事

  这几天,甘肃庆阳一名跳楼自杀女孩的遭遇引发诸多关注,其父亲介绍,女儿两年前曾被班主任吴某某猥亵,之后一段时间便多次试图自杀。

  班主任猥亵女学生,令人愤怒,同样令人无法容忍的,是现场一些围观者在网络平台上发布“起哄”言论、拍摄视频甚至进行直播。事后已有多位发布“起哄”言论的围观者被拘留。

  当别人选择结束生命时,正常人会怎么做?应该怎么做?如果试图轻生者不是别人,而是你的亲人朋友,你又会怎么做?面对陌生人和身边人,每个人的态度或许会有所区别,但做人的底线和基本原则本该是一致的。

  现实中一些人从不缺少看热闹的好奇心,有了直播平台更是如虎添翼,走过路过绝不能错过。然而,围观别人的死亡,真有这么激动和欢乐吗?事后的报道中,对这些围观、起哄者用得最狠的形容词不过是冷漠之类,可见哪怕是对待一些丧失底线的报道对象,媒体也有起码的原则和底线。在偌大的中国,这种“看热闹唯恐天下不乱”的人只是个别,但他们造成的影响实在恶劣。

“围观改变中国”。当下,我们究竟该作怎样的围观?围观可以是一种监督,围观群众可以是“朝阳群众”,路见不平一声吼;围观可以是一种关心,围观群众可以是“热心群众”,众人拾柴火焰高……但围观不应该成为看热闹、瞎起哄、唯恐天下不乱的代名词,尤其是在人命关天的时刻。

  不可否认,当下社会的确有一些“戏精”——扮酷耍帅、哭穷比惨、卖萌犯傻等都是小意思,策划上演诸如跳楼、捉奸、群殴等才够刺激。但人们不能因此“脑补”过多,将所有类似事件都想当然地做娱乐化、戏谑化处理。面对生命、面对死亡,每个个体都该有起码的敬畏,就算不能好言相劝、竭力帮忙,也绝不该推波助澜、恶语相向。如果说对女孩“性骚扰”的老师是令其轻生的“元凶”,那么在女孩跳楼之前叫嚣着“怎么还不跳”“有本事赶紧跳”的那些人无疑都充当了“帮凶”,在最后的关头,或许就是这些言语刺激者用冷血和无情,让其失去了对这个世界、对生命的所有希望和眷恋。

  现实中,不管是寻衅滋事、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,还是在网上恶意攻击他人,都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裁。这也是当地相关部门对现场“起哄者”予以拘留的法律依据。而在有些国家,起哄、怂恿、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,是要面临刑法处罚的。从长远来看,针对我们身边的吃瓜群众和围观看客,“定制”些法律的条条框框,增加其胡作非为的成本,让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人摊上大事儿,实属必要。

中国足球不能幻想“躺进”世界杯

  有消息称,世界杯要“扩军”了,下届世界杯,亚洲将有8支队伍进入决赛阶段的比赛。于是马上有人兴奋了: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日子不远了!

  真是这样吗?

  目前的中国足球能否稳居亚洲8强?对此,答案是不确定的。从正在进行的俄罗斯世界杯看,亚洲球队的进步非常快。号称“波斯铁骑”的伊朗队虽然已被淘汰,但他们击败北非劲旅摩洛哥队,1比1战平C罗领衔的葡萄牙队,0比1小负世界冠军西班牙队,1胜1平1负积4分,令他们在小组赛中几乎突围成功,且其强悍的作风、顽强的斗志和不输世界强队的技战术水平令人击节赞叹。师从巴西20多年的日本队更是展现出令人惊讶的高水准,他们2比1战胜哥伦比亚队,实现了世界杯上亚洲球队对南美球队的首胜。在对塞内加尔队的比赛中,日本队两度落后,两次扳平。1胜1负的战绩让他们早早确立了小组出线的优势。在这支队伍中,10多名球员来自欧洲著名足球俱乐部,甚至有人曾在德国多特蒙德、意大利AC米兰俱乐部打主力。其他如韩国队、沙特队、澳大利亚队,也都有不俗表现。

  仔细审视那些没有来到俄罗斯的亚洲球队,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不少劲旅。伊拉克队、朝鲜队、乌兹别克斯坦队、泰国队等,在与他们的交锋中,国足取胜绝无把握。就是在与越南、缅甸等球队的比赛中,国足也显得捉襟见肘,难言优势。在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中,中国队差一点没有进入亚洲12强。

  今天,亚洲足球向西“取经”的步伐越来越快。日本有意识地向欧洲派遣年轻球员,让他们在高水平俱乐部、高级别比赛中加速成长。亚洲赛场上,高水平的欧洲教练员越来越多,更多的亚洲选手可以较早地接触先进的足球理念和技战术。据统计,日本等亚洲足球强国的孩子接受足球训练的初始年龄是4到5岁,已经与巴西、德国持平。西亚一些国家还吸收了很多欧洲、南美的足球运动员,直接提高了本国的足球水平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足球不进则退,慢进也是退。

  中国足球,问题不可谓不多,但主要问题在哪里众说纷纭,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是莫衷一是。至于如何强化青少年足球基础、怎样发现和培养足球拔尖人才、是让高水平外籍教练适应中国足球还是让中国足球服从国际标准,众声喧哗,答案多多,但实践证明这些答案几乎全无实效。1982年,带领中国队“一只脚已经迈出亚洲”的追风少年古广明如今已年近花甲,但中国足球却再没有找到那样出色的边锋,当然也没有超越渐行渐远的“古广明时代”。

  即使亚洲的出线名额增加至8个又怎么样呢?中国足球“躺进”世界杯显然只是幻想。换句话说,就是进去了又能怎样?没有实质性的提高,国足在世界杯“扩军”后,仍然只能留给广大球迷一声叹息。

“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、奋进者、搏击者,而不会等待犹豫者、懈怠者、畏难者。”体育比赛也是一样,不管赛制如何改变,优者胜、劣者汰的根本法则不会改变,艰苦付出才有微小收获的基本规律不会改变,没有实力就没有发言权的游戏规则不会改变。中国足球只能深化改革,知耻而后勇,而不能天真地等待命运女神的眷顾。

当“姥姥”遇上“外婆”

  近日,上海小学语文教科书《打碗碗花》一文中,“外婆”全部改成了“姥姥”,引发舆论热议。上海市教委日前表示,将该文中“姥姥”一词恢复为原文的“外婆”一词,同时依法作者权益。

“刘外婆进大观园”“姥姥的澎湖湾”……知道是一个意思,但听起来别扭。因为“刘姥姥”和“外婆的澎湖湾”等词汇或作品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。更重要的是,“外婆”和“姥姥”,如今在交流与沟通中已无任何障碍,即便小学生当时弄不清楚,也会在日后的成长中逐渐明白其称谓的统一。

  我国地域辽阔,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方言众多。因此,2000年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规定,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。关于“外婆”和“姥姥”之争,根据有关专家考据,两者最初可能都来自方言,但它们早就进入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,变成了通用语言,并且不以地域为界,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。

  在语言发展演变中,普通话不断吸收方言的有用成分,反过来,方言对普通话也有影响。而方言一旦进入普通话系统,就变成了普通话的一员,不宜再视其为方言。知晓语言的规矩,明了语言的丰富多彩,情感上不产生隔阂,不但为课文本身的内涵加了分,也让大众从语言规范上得到更广泛的认可。

我们推广普通话,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,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。希望让“姥姥”与“外婆”握手拥抱,使普通话的推广运用更科学、更符合时代的要求。

欺辱一个小女生,算什么本事

  或许连杨超越本人都没想到,自己会这么迅速走红,又如此迅速地陷入舆论风波中。就在舆论场的风口浪尖之处,向来言辞犀利的咪蒙在个人公号上发文《对于杨超越,骂她,才是尊重她》,引起了大量阅读和争议。虽然此文直接回应的是GQ的特别报道《杨超越变形记:这不是我的世界》,但依然延续了咪蒙的老套路——借助热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,由此激起粉丝和批评者的强烈关注。

  咪蒙在文中指出,GQ的特别报道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“这个世界上,实力没什么卵用。爱哭和卖惨才是王道!”但咪蒙的表达,其实是绕开了问题的关键点——杨超越到底是怎么火的,以及如何看待她的走红,而偷换成了“拥有实力/爱哭卖惨”这对矛盾概念。

  由此一来,本来未必如此尖锐的矛盾就通过“奇妙的话术”转变为特别容易在舆论场上“引战”的话题,这自然也会带来大量流量。如果从点击量和传播量上看,这些手法的确堪称高明。

  只可惜,仅凭点击量“十万加”并不能判断一篇文章的公允与合理程度,更不能判断一个写作者真正的才华。但在“流量为王”的环境里,关注度就意味着相应的资本的流入,很多自媒体写手便“不约而同地”选择了同样的道路——为了博取眼球,只要话题有引爆点,不管其他任何东西,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。

  就拿杨超越这事来说。平心而论,作为中国首部女团青春成长节目,杨超越参加的《创造101》节目本来就是个“造星”的平台,这就需要她的形象气质和“成长路径”不能与既有的明星模式差别太大。但是,平台又具备新的特点,比如粉丝的支持程度直接决定了偶像能达到的高度,而杨超越曾经的苦难经历,本身就吸引着一大批有着类似经历的年轻人的关注。不难想象,在三四线城市或农村成长的粉丝们,很难对那些有着“中产”或“上流”标签的偶像们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感,但对杨超越就会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欢,哪怕她的才艺水平并不算特别好。

  这是中国娱乐圈出现的新现象,但其中的道理并不新鲜。偶像和粉丝类型的多元化,本来就是娱乐界繁荣和开放的体现。不管是最近走红的王菊还是杨超越,还是更早的李宇春和周笔畅,她们所引领的审美范式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,却能拥有一批最坚定的粉丝团——这种现象可能在今后会更加常见。所以,理解到这样的层次,就不会对咪蒙的批评声音一味赞同了,毕竟,拿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人且不加反思,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思维方式。

  当然,正如上述所言,这种扭曲的思维方式,可能只是一些自媒体打开营销套路的“捷径”,换言之,就是明知这样说是偏激的,但还是要刺激舆论的敏感点。对于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的读者而言,这样的套路是没用的,只是,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并不具备这样的意识,那么被一些自媒体大号诱导的观念带着走,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了。因此,除了读者个体要提升判断力之外,有影响力的自媒体,更应该理性严谨地表达观点,毕竟,靠各种话术技巧形成的“关注”很难长久。

经历,金钱买不来

  一个社会,不以成败论英雄,就会给失利者更多的理解、包容。

  一位在城市有房有车的年轻人,为实现自己的田园创业梦,辞职回到家乡的村子办养鸡场,没料到两年亏损了数十万元,只好计划重回城市找工作。近日,这位创业者的经历在网上引发热议。有人批评,他把创业看得过于理想化、浪漫化,甚至有些感情用事。

  搭进去两年光阴、数十万元,不得不退回原点,这在不少人看来很不值。的确,揣着一腔热情和打拼多年挣来的启动资金返乡创业,却遭遇人生的“滑铁卢”,难免失意。但若把眼光放长些、眼界放宽点,人们会发现,尽管遭遇挫折,但在创业中,这位青年对乡村的理解比之前深切,对市场的认识比之前深刻,对人生的体味比之前深沉。至少与那些高谈阔论的人相比,他为梦想流了汗、尽了力。这是宝贵的人生阅历,书中学不到,金钱难买来。

  什么是创业?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回答,但有一点应该相同,即创业是从无到有的过程。要实现零的突破,必然充满曲折,不会顺风顺水。如果说头脑冷静、能力卓越是干事创业的“撒手锏”,那么心头火热、勇于追逐梦想、冒着风雨前行就是干事创业的“永动机”。很多时候,有“两把刷子”可能不难,但有一腔热情并保持下去着实不易,特别在创业创新热潮涌动的当下尤为可贵。这位青年毅然离开安乐窝、投身创业的勇气与魄力,或许正是用人单位看重的才能。

“不以成败论英雄”,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,但现实中还有不少人摆脱不了这样的窠臼:对成功者不吝赞美,而在失利者身上则看不到闪光点。事实上,创业成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,与个人、环境都有关系。成功者固然有很多优点,失利者或许也有过人之处;成功者当然应该推崇,失利者同样需要掌声。多看到失利者身上的亮点,才能让他们受到鼓舞激励并引发更深层次的反思。就拿这位青年来说,创业失败,到底是因为对个人能力与创业环境缺乏认识,一猛子扎进商海而交了“学费”,还是当地配套设施跟不上、营商环境不够好?这无疑是比成败本身更值得探讨的问题。

“经历,比成败更重要。”前段时间,央视报道了一个几经起落的创业者的事迹,当记者问他30多年来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时,他道出了这句肺腑之言。一个人,不纠结成败得失,才能成功时不骄不躁,挫折时不坠青云之志、不懈拼搏之劲。一个社会,不以成败论英雄,就会给失利者更多的理解、包容,并努力改善环境、创造机会。

  想了解更多关于高职高考的资讯,可以来星华教育广州校区了解一下。